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3-05-18 08:44
中國證券報
中國“智”造擦亮央企名片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走訪中交集團所屬上海航道局、國機集團下屬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中鐵所屬中鐵裝備集團,近距離感受裝備制造業產品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見證中國“智”造擦亮央企新名片。
強化金融賦能 上海支持中小企業上市
上海市服務企業聯席會議辦公室5月17日印發《上海市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提出,強化金融賦能服務,支持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和股權融資。業內人士表示,中小企業是促進發展、穩定就業、保障民生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關鍵環節,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配置需求提升 逾八百只債基凈值創新高
近期,債券市場穩步抬升。數據顯示,中長期純債型基金指數、短期純債型基金指數不斷走高,截至5月16日,超過800只債券型基金(不同份額分開計算)凈值創新高。業內人士表示,經濟基本面數據、協定和通知存款納入存款利率自律機制等利好因素都支持這一波債市復蘇。
投資者多角度“拷問” 看好券商估值修復空間
近期多家上市券商密集召開業績說明會或接受機構調研。從公司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來看,除了經營相關數據,調研機構對券商未來布局規劃十分關注,包括是否有合并同行預期、如何發揮區位優勢、衍生品業務布局狀況等。在業內人士看來,券商板塊業績和估值錯配顯著,板塊估值修復空間進一步擴大,同時有“中特估”概念加持,值得投資者關注。
上海證券報
國家發展改革委: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 持續發力穩定和擴大制造業投資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5月17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也是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的重點發力方向。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綜合施策釋放消費潛力,打造高質量消費供給體系,在穩定和擴大制造業投資方面持續發力。
加快建設充電設施 給予消費券等支持 兩部門出臺意見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并提供多元化購買支持政策。包括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對農村戶籍居民在戶籍所在地縣域內購買新能源汽車,給予消費券等支持;鼓勵有關車企和有條件的地方,對淘汰低速電動車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以舊換新獎勵。
GDR發行生態將變:明確間隔限制 回歸理性募資
業內人士認為,GDR規則的完善體現了監管機構將境外上市項目統一納入監管、進一步提高境外上市規范化及透明化的整體監管思路。《指引》對發行間隔提出了明確要求,此前關于GDR較A股定增的發行間隔“優勢”將不再存在,未來GDR的發行生態或發生變化。
私募逆勢布局 新能源板塊能否“王者歸來”
機構對新能源板塊的關注度正顯著提升。近期出爐的百億級私募產品月報顯示,部分機構逆勢布局了新能源板塊。在業內人士看來,由于前兩年的快速發展,新能源板塊存在產能過剩的預期,后續或難以出現整體行情,但經過前期調整,儲能、光伏、鋰電材料等細分領域逐步顯現布局機會。
證券時報
多方激辯資金空轉套利 呼吁政策合力提振有效需求
專家認為,年初以來流動性存在一定的淤積現象,部分資金回流金融體系,本質仍是有效需求不足。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應持續發力,提振有效需求,避免低價格預期。未來,隨著預期好轉、需求改善,物價運行有望逐步恢復,前期積累的預防性儲蓄有望逐步釋放。
險資鐘情銀行股有助打造雙贏格局
今年3月份以來,受中國特色估值體系邏輯等多重因素提振,銀行板塊漲幅明顯,對于重倉銀行股的保險公司亦是利好。展望未來,在經濟逐步企穩復蘇預期下,險資入股銀行有助于兩者夯實雙贏格局。銀行通過引入長久期資金,可實現股權結構的優化,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同時,銀行股權的穩定性和高分紅率,也有利于保險公司優化其資本布局,增厚資產端收益,實現穩定發展。
基金調研再度聚焦AI 主題投資漸成共識
最新披露的4月社融數據不及預期,使得一些基金經理加大了對“主題”的布局調研。基金調研數據顯示,AI(人工智能)在5月份繼續成為基金經理調研的核心方向。部分基金公司人士稱,弱復蘇對主題投資起到了推動作用,基金后期投資或仍將擁抱人工智能等主題機會。
“中特估”走勢明顯分化 基金經理:仍是長周期主線
從去年底至今,“中特估”這波貝塔行情讓基金賺了不少。但隨著概念炒作告一段落,“雞犬升天”的盛況或難以為繼。在股價分化背景下,市場資金接下來更可能會由泛入細,尋找真正具備長期價值的標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價值投資意義層面的“中特估”行情,可能才剛開始。
證券日報
前4個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2% 高技術產業引資持續加快
數據顯示,2023年1月份至4月份,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994.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展望未來,預計今年吸引外資整體有望向三方面進一步轉換:外資項目方面,由重數量向重質量轉換;投資領域方面,由短平快的傳統行業為主向長線投資為主的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轉換;來源地方面,維護和拓展貿易伙伴關系,不斷擴大“朋友圈”。
電力產業鏈如何應對夏季“大考”
如出現極端氣候,2023年最高用電負荷達近14億千瓦,華東、華中、南方區域迎峰度夏電力供需形勢偏緊。做好電力保供工作,一是推動省級電網之間互聯互通;二是加大新能源消納力度,將多能互補落到實處,爭取各類電源在迎峰度夏前投產發揮保供作用;三是推動儲能調峰作用。
兩部門發文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 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夯實“底盤”
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提出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
電信基礎設施共建共享 全球首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
5月17日,在合肥舉行的2023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大會開幕式上,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電宣布在新疆正式啟動全球首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據悉,5G異網漫游意味著,當用戶原本所屬運營商無5G網絡覆蓋時,可接入其他運營商的5G網絡。
人民日報
習近平:著眼全國大局發揮自身優勢明確主攻方向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陜西篇章
5月17日,習近平在西安主持中國—中亞峰會前夕,專門聽取陜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省委書記趙一德匯報,省長趙剛等參加匯報會。習近平發表了重要講話,對陜西各項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習近平指出,陜西要實現追趕超越,必須在加強科技創新、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上取得新突破。習近平強調,要著力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打造內陸改革開放高地。
21世紀經濟報道
新一輪新能源汽車下鄉將啟:充電基礎設施匱乏或將得到解決
新能源汽車下鄉再度迎來政策利好。5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對創新農村地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模式、支持農村地區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等作出具體安排。
歐盟上調經濟增長預期 通脹粘性+金融壓力仍強
過去一年,由于俄烏沖突、能源危機、制裁與反制裁等多重挑戰,經濟衰退風險久久盤桓在歐洲上空。邁入2023年,伴隨著歐洲能源價格的大幅下滑,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較此前樂觀。不過,歐盟方面也提醒,經濟前景的下行風險有所增加。報告指出,更頑固的核心通脹可能會繼續抑制家庭購買力,迫使貨幣政策采取更強有力的應對措施,從而產生廣泛的宏觀金融影響。
第一財經
公募基金收益率跑輸寬基指數 存量博弈還將持續
“基金跑不贏指數”成為近期業內關注熱點。從年內收益率來看,偏股混合指數遠遠落后于滬深300指數。分析表層原因,無疑是機構所重倉的新能源、醫藥及消費板塊漲幅不達預期。但向深處探尋,這可能是存量博弈市場下的必然狀態。
云巨頭們打起了“價格戰” 誰在搶聲量?誰在上戰場?
云計算一度被認為是有巨大增長前景的生意,但過去幾年不斷涌入的玩家已讓這個市場變得相當“擁擠”。目前國內的云計算廠商中,既有華為、阿里、百度、騰訊這樣的云巨頭廠商,也有跨國云巨頭的參與,同時衍生出了垂直領域的各種云服務廠商。而在“新基建”催化下,建設數字化經濟更需要云計算的全面加持,這也讓更多的IT服務商加入了這場全面云化的浪潮。
經濟參考報
搶抓大模型機遇 多方布局通用人工智能發展
近段時間,多方正圍繞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加快創新步伐,開展大模型創新算法及關鍵技術研究,加快智能算力基礎設施建設,推動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國家發改委主任鄭柵潔日前發文說,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重視通用人工智能發展。
工信部:深化“5G+工業互聯網” 融合創新和規模應用
工信部副部長張云明17日表示,要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深化“5G+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和規模應用,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引領支撐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拓展高質量發展空間。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我國5G基站總數達264.6萬個,占移動基站總數的24.3%。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