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3-07-25 08:40
? 中國證券報
加強逆周期調節 積極擴大國內需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精準有力實施宏觀調控,加強逆周期調節和政策儲備。
基金獨門股浮出水面 公募建議下半年均衡布局
基金二季報已披露完畢,一批基金獨門股浮出水面。拓維信息、朗科科技等多只基金獨門股表現優異,今年以來漲幅超100%。人工智能(AI)、數字經濟等板塊是上半年基金經理挖掘獨門股的重點方向,對于下半年這些板塊的投資機會,機構內部出現一定分歧。有觀點認為,AI仍然是重點掘金的方向;也有觀點認為,兼具低估值、低庫存特征的行業值得關注。
多只牛股涌現 基金潛伏收獲頗豐
7月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但多只牛股高歌猛進,部分品種甚至漲逾50%。這些牛股分布在汽車、電力設備等制造業方向,且均為小市值股票。基金二季報顯示,贏合科技、香農芯創、天工國際等牛股已獲多只公募基金提前建倉。展望三季度,基金經理認為,整體市場或迎來階段性反彈,應積極把握結構性機會。
峰谷電價差擴大 上市公司扎堆加碼投資儲能項目
業內人士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型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已超過2022年全年,行業景氣度超預期。隨著新能源發電占比提升,儲能剛需凸顯。工商業儲能作為儲能市場重要組成部分,在峰谷電價差不斷擴大的趨勢下,其經濟性有望大幅提升。
上海證券報
經濟整體回升 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今年以來,在復雜嚴峻的外部環境下,我國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上半年工業經濟保持恢復向好勢頭,產業鏈彰顯韌性;消費加快恢復,超大規模市場潛力足;國內專利商標擁有量穩步提升,創新動能持續增強……細觀中國經濟半年報,我國完備工業體系、超大規模市場、豐富人才資源等構成的綜合優勢正在不斷強化,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
國家發展改革委推17條措施促民間投資 近期將啟動項目推介工作
7月2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提出4方面17條工作措施,力爭將全國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保持在合理水平。
外資公募持倉組合曝光 長線資金“越跌越買”
基金二季報披露完畢,外資公募最新持倉組合浮出水面。除了已經發行多只產品的貝萊德基金,路博邁基金和富達基金分別于今年3月和4月成立的公募產品也披露了成立以來的首份二季報。其中,貝萊德基金旗下首只公募產品——貝萊德中國新視野混合仍保持較高股票倉位,且大舉布局AI概念股;仍處于建倉期的富達傳承6個月股票型基金則大舉買入食品飲料、消費建材等個股。
“超級央行周”來襲 美聯儲7月加息或成“終曲”
“超級央行周”本周重磅來襲。美聯儲、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即將輪番登場公布最新利率決議,牽動全球投資者的敏感神經。
證券時報
提振投資者信心 推動資本市場活躍度再上臺階
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直接點題資本市場活躍度,提振市場信心意圖明顯。
聚焦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明確穩增長信號 三大著力點待政策細化
每年7月底的中央政治局會議都會對下半年經濟工作作出部署,備受市場關注。此次會議從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積極擴大國內需求、大力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堅持“兩個毫不動搖”、 切實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加大民生保障力度等多方面作出具體安排。
國家發改委發布促進民間資本投資“17條”
7月24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進一步抓好抓實促進民間投資工作努力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的通知》,從明確工作目標、聚焦重點領域、健全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環境四方面提出17項針對性具體措施,幫助解決民間投資遇到的堵點難點問題。
近兩萬億現金分紅到賬 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成新風尚
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統計顯示,截至7月21日,共有3234家上市公司實施了2022年年報利潤分配,分紅總額為1.73萬億元,加上上年度季報、半年報分紅,年度現金派息近2萬億元。還有192家上市公司2022年利潤分配方案已獲通過,尚未實施,涉及金額0.15萬億元。
證券日報
國家外匯局擬將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政策推廣至全國
7月2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國家外匯管理局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通知》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切實提升外匯管理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國家外匯管理局決定進一步深化外匯管理改革,便利市場主體合規辦理跨境貿易投資業務,以高水平開放促進高質量發展。
央行適度加大逆回購操作規模 專家預計利率中樞將繼續維持在相對低位
7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當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4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同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進行了2023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五期)招投標,中標總量為600億元,起息日、到期日分別為7月24日、8月21日。鑒于當日有330億元7天期逆回購到期,故央行實現凈投放410億元。
活躍資本市場 壯大經濟增長勢能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針對目前經濟運行中的困難挑戰,做出一系列工作部署,其中提到,“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這一要求與穩投資、促消費、強產業的政策措施是彼此配合、互為一體的。要更好運用資本市場機制,促進整體經濟加快恢復,實現穩步增長和高質量發展。
五位首席:推動經濟持續穩定發展 資本市場改革應從供需兩端發力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指出,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五位首席經濟學家進行解讀,專家認為,資本市場可以從供需端改革等方面發力。
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 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
人民時評:多措并舉 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
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678萬人,同比增加24萬人;二季度,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均值為5.2%,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中國經濟半年報交出了一份就業規模穩步擴大、城鎮調查失業率下降、農民工就業總體改善的就業成績單。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金觀平:加快培育創新動能
上半年經濟數據顯示,我國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經濟發展的創新動能持續增強。從實體經濟數據看,我國高技術制造業高速增長,彰顯出強大韌性。創新驅動下,許多重大領域迎來新突破。
就業挖潛要借助數字經濟
人社部日前公布上半年就業情況顯示,1月份至6月份,就業形勢總體保持穩定,新增就業進展平穩,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回落。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部分勞動者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等青年還面臨較大的求職就業壓力。確保就業大局穩定,需要進一步強化崗位挖潛。應充分發揮數字經濟在創造就業機會、優化就業結構、提升就業質量等方面的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
跨境融資便利化試點政策擬全國推廣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便利度有望大幅提升
據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為進一步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國家外匯管理局起草了《國家外匯管理局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跨境貿易投資便利化的通知(征求意見稿)》,現向公眾公開征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3年8月2日。
北京打造銀企對接科創金融產品超市 高新產業貸款同比增20%
“我們打造了集‘信貸產品信息披露’‘貨幣政策工具支持’‘銀企融資對接橋梁’功能于一體的科創金融產品超市,持續推動提升科創金融服務能力和水平”,2023年7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貨幣信貸管理處處長余劍在2023年第三季度新聞發布會上向包括21世紀經濟報道在內的多家媒體介紹。
第一財經
A股已無800億級基金經理 “張坤”們正在調整方向
去年三季度,A股市場告別了最后一名千億級別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今年一季度,900億級別的基金經理又成往事;到了二季度,隨著“張坤”們旗下產品遭遇大幅贖回,明星基金經理旗下管理規模普遍大幅縮水,A股已無800億以上的主動權益基金經理。
中央政治局會議召開 釋放了哪些重磅利好?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24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將對哪些行業產生積極影響?多家機構進行了解讀。
經濟參考報
五十余家信托公司“期中考”成績揭曉 超半數公司營收利潤“雙降”
信托業務分類新規落地后首個半年期業績報告出爐。截至《經濟參考報》記者發稿,按照可比口徑,剔除部分公司后,上半年可統計的56家信托公司營業收入總額548.84億元,同比減少5.43%;行業凈利潤為271.17億元,同比減少0.70%。
二季度公募非貨保有規模排名出爐 券商及第三方機構表現亮眼
日前,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簡稱“中基協”)發布了2023年二季度公募基金銷售保有規模百強榜單。數據顯示,與一季度相比,股票+混合公募基金(簡稱“股混類”)保有規模明顯下降,而非貨幣市場公募基金(簡稱“非貨類”)保有規模則明顯上升,這也意味著,債券基金保有規模增長顯著。與此同時,券商及第三方銷售機構的保有規模相比銀行渠道明顯提升。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