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3-08-01 08:37
? 中國證券報
擴大長錢“蓄水池”是A股市場重大工程
“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對加強投資端改革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其中,壯大理性成熟的中長期投資力量是關鍵環節,也是A股市場的一項重點工程。當前,市場環境呈現新變化,長錢入市面臨新挑戰,加速筑牢長錢“蓄水池”重在優化源頭活水“長流”的制度設計、培育錨定價值“長投”的投資文化、營造利于長錢“長留”的市場生態。
國務院常務會議強調 加強逆周期調節 相機出臺新政策舉措
國務院總理李強7月3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研究有關到期階段性政策的后續安排,決定核準山東石島灣、福建寧德、遼寧徐大堡核電項目,討論《關于延長授權國務院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開展香港法律執業者和澳門執業律師取得內地執業資質和從事律師職業試點工作期限的決定(草案)》。
A股大金融起舞 一線私募看多8月行情
當前,A股反攻的持續性及向上空間,大金融板塊上漲的短中期驅動力,市場結構性機會三大問題,成為全市場的關注焦點。從多家一線私募的最新觀點看,目前機構投資研判觀點均指向“繼續保持樂觀”。
交通運輸部將擴大交通有效投資
7月31日,交通運輸部召開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綜合規劃司副司長李傳光表示,今年以來,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呈現“持續恢復、整體好轉”的特點,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時,交通運輸部持續擴大交通運輸有效投資,一批交通重大工程項目建設不斷刷新進度。
上海證券報
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質效 引導資源向關鍵領域集聚
“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已成為下階段資本市場發展的關鍵命題。要活躍資本市場,須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質效,進一步引導資源向關鍵領域集聚,從而吸引增量資金流入,進一步強化市場信心。
促消費20條措施出爐 多部門“劇透”系列配套政策
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下稱《措施》)。《措施》提出了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六方面共20條措施。
期貨市場持倉管理暫行規定發布 禁止以欺詐等方式獲取套保額度
中國證監會7月31日的消息顯示,近日,證監會發布《期貨市場持倉管理暫行規定》,增強期貨市場持倉管理的系統性和針對性。《暫行規定》對套期保值額度的獲取和使用進行了規范,并禁止交易者以欺詐等方式獲取套保額度,不得濫用套期保值額度。
一線城市密集表態: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近日,上海、北京、深圳、廣州的相關部門紛紛表態,稱將結合當地房地產的實際情況抓好落實工作,更好滿足居民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證券時報
政策加力穩增長 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正式發布
“上半年國內消費市場整體處在恢復過程中,餐飲、文旅、影院等線下場景快速復蘇,商場、商業街重新熱鬧起來了,體育賽事、演唱會等也陸續恢復,常常‘一票難求’。但我們也注意到,一些消費品類增長勢頭仍不穩固,一些居民朋友的消費信心不強、顧慮不少,一些領域消費體驗不佳、感受不好,需要政策進一步加力。”7月31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李春臨在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表示。
挖潛消費需真正落實“有錢有閑”
國務院辦公廳7月31日轉發了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新政不乏“各地區不得新增汽車限購措施”“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關鍵表述。有意思的是,在20條針對性措施中,“全面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備受關注,引發網友熱議,話題一連登上多個平臺熱搜榜高位。這指向了促消費的基礎:有錢、有閑,只有把二者落到實處,各類促消費政策才能真正有所依憑,發揮長期效用。
透視地方經濟“半年報”:經濟大省復蘇加快 東北地區成績搶眼
截至7月30日,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均已公布2023年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GDP)等重點經濟指標。證券時報記者梳理發現,上半年“粵蘇魯浙豫川”6個經濟大省繼續發揮經濟“挑大梁”作用,13個省份經濟總量邁上2萬億元大關。
北京暴雨 多家公司回應未受影響
受臺風“杜蘇芮”影響,北京地區連續降雨。據北京市防汛辦消息,截至31日12時,全市多條路段出現積水斷路情況,門頭溝、房山現塌方和小規模山洪。本次暴雨山洪對當地上市公司是否產生影響,備受市場關注。對此,北京門頭溝、房山的多家上市公司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回應,目前生產經營一切正常,未受到影響。
證券日報
險資機構亟須提升權益市場投資能力
近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我國保險資金余額增至26.8萬億元。不過,體現對A股市場投資力度的“股票和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余額為3.46萬億元,占比僅為12.91%,距離監管上限(45%)仍有很大的距離。
證監會優化北交所做市商制度 業界表示做市商門檻還有下調空間
7月28日,證監會發布《證券公司北京證券交易所股票做市交易業務特別規定(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北交所做市特別規定》),優化現有做市商制度安排,適度調整完善專門從事北交所股票做市業務的證券公司準入條件。
7月份PMI為49.3% 連續兩個月回升 我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
7月3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7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49.3%,比6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1.5%和51.1%,均連續7個月位于擴張區間,我國經濟延續恢復發展態勢。
前7個月可轉債發行規模超千億元 公募持有市值突破3100億元再創新高
截至7月31日,可轉債7月份發行規模已突破300億元,前7個月合計發行規模突破千億元。同時,近期已收官的基金二季報披露的相關數據顯示,公募基金持有可轉債市值超3100億元,再創新高。
人民日報
《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加強基礎研究 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8月1日出版的第15期《求是》雜志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強基礎研究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人民時評:腳踏實地 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是我國發展的本錢,是我們在國際經濟競爭中贏得主動的根基。富有“含金量”的半年報,更加堅定了我們做實做優做強實體經濟的信心。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金觀平:活躍資本市場需多方發力
中央政治局近日召開會議強調,要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活躍資本市場,有重要現實意義。當前,我國經濟運行正處于恢復發展的關鍵期,面臨穩增長、擴內需等眾多挑戰。作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樞紐,一個活躍的資本市場,可以吸納更多投資者參與,形成資本效應,繼而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還可以增加居民財富收入,促進民間消費,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撬動作用。
更好發揮專項債帶動作用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上半年,各地發行用于項目建設的專項債券21721億元,支持地方建設實施一大批惠民生、補短板、強弱項的項目。作為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手段,下半年,政府要更好發揮專項債穩經濟促增長的帶動作用。
21世紀經濟報道
數季下滑后庫存壓力釋放 PC行業下半年有望溫和復蘇
作為消費額度較高、換機周期不短的品類,PC行業在過去面臨了數個季度的連續承壓。不過二季度似乎顯示出一定的扭轉跡象。
恢復和擴大消費20條舉措出臺!事關汽車、住房、餐飲、旅游等多類消費
7月3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措施》并對外發布,圍繞穩定大宗消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農村消費、拓展新型消費、完善消費設施、優化消費環境等方面,推出共計20條促進消費恢復和擴大的措施。
第一財經
上半年國內新型儲能拉動數百億投資 這些上市公司跨界入局
今年上半年國內風電、光伏裝機并網量大幅增長,拉動新型儲能規模擴大。國家能源局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6月,新投運新型儲能裝機規模相當于此前歷年累計裝機規模總和。從投資規模來看,按當前市場價格測算,新投運新型儲能拉動直接投資超過300億元人民幣。
僅十余城仍執行“認房又認貸” 其中部分城市限貸政策松動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還有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十幾座城市仍在執行“認房又認貸”的標準。業界普遍認為,在房地產供求關系已經發生重大變化的新形勢下,今年下半年,包括前述城市在內的核心一二線城市有望調整二套房認證標準,并進一步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和房貸利率。
經濟參考報
上半年完成投資1.83萬億元 下半年交通穩增長圈定五大重點
完成營業性貨運量259.3億噸,同比增長6.8%;完成營業性客運量43.2億人次,同比增長56.3%;完成交通固定資產投資1.83萬億元,同比增長9.1%……今年上半年交通運輸經濟運行呈現“持續恢復、整體好轉”的特點,為推動經濟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場預期持續改善 成交額重返萬億元 A股顯現多重積極信號
7月31日,A股市場成交額在時隔近一個月之后重返萬億元。從近期市場成交、外資買入額、ETF資金流入等指標來看,A股市場顯示出明顯回暖跡象。業內人士表示,伴隨著重要會議所釋放出的信號,在政策預期、基本面預期以及市場情緒多重改善共振之下,A股市場有望走出底部區域。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