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3-08-04 08:49
? 中國證券報
央行: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主持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聽取有關意見建議,推動銀企供需對接,研究加強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工作舉措。潘功勝表示,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制定出臺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的指導性文件;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擴容增量,強化金融市場支持民營企業發展。此外,他表示,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滿足民營房地產企業合理融資需求。
政策信號密集釋放 一攬子化債方案將加快出臺
近期,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政策信號密集釋放。專家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持續恢復、總體回升向好,地方債務風險總體可控。當前,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的手段較多,債務置換、展期、重組等方式均是可選項,一攬子化債方案推出的時機逐步成熟,預計相關政策措施將加快出臺,特殊再融資債券發行有望繼續推進。
機構:A股走出獨立行情 反彈趨勢有望延續
8月3日,A股市場縮量上漲。截至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上漲0.58%、0.53%、1.06%,市場成交額不足8400億元。資金面上,北向資金凈流入5.43億元,滬深兩市主力資金凈流出80.76億元。
貨幣調控精準有力 8月流動性合理充裕
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30億元逆回購操作,由于當日有1140億元逆回購到期,公開市場實現凈回籠1110億元。專家表示,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預計央行將根據流動性供求和市場利率變化,靈活運用多種工具開展公開市場操作,維護市場預期穩定和運行平穩。
上海證券報
央行: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8月3日主持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聽取有關意見建議,推動銀企供需對接,研究加強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工作舉措。
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擬降至約13%
中國結算8月3日發布消息稱,擬自2023年10月起進一步降低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將該比例由現行的16%調降至平均接近13%,并正式實施股票類業務最低結算備付金繳納比例差異化安排。
特斯拉力邀 多家A股公司擬在墨西哥設廠
上海證券報記者近日調研采訪獲悉,伴隨特斯拉墨西哥超級工廠項目的推進,特斯拉動員其中國供應商伙伴赴墨西哥建廠,多家上市公司已經積極響應,發揮自身優勢“出海”墨西哥落實新能源汽車產能。業內專家對記者表示,包括零部件企業在內的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出海”,有利于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實現多贏。
化妝品市場加速回暖 美妝上市公司業績亮麗
2022年化妝品行業整體承壓,如今隨著經濟逐步復蘇,行業消費重回增長勢頭。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為2071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較一季度進一步加快。
證券時報
以優質供給激發市場活力 力促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近期,證監會提出從投資端、融資端、交易端等方面綜合施策,積極落實中央決策部署。融資端一向是資本市場改革發展的重要著力點。“融資端活躍資本市場的重要性在于,資本市場的基本功能是融通,其中融資功能是資本市場的核心功能,而融資是需要投資人參與才會讓上市公司獲得合理估值,所以提升融資端活躍度,就是為了增強資本市場的融資能力,讓資本市場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
國際投行多空交戰 國內券商堅定看好A股
近日,摩根士丹利策略師在一份報告中稱,“下調中國股票評級,建議投資者獲利了結”,引發市場關注。該報告將中國股市評級下調至持股觀望(equal-weight),并建議投資者應在這一輪的上漲中獲利了結。有接近“大摩”的人士認為,該賣方報告是以摩根士丹利分析師名義發布,不能代表公司觀點。
醫藥反腐重拳打“七寸” 整肅行風勢在必行
上周五,紀檢監察機關配合開展全國醫藥領域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加大執紀執法力度”、“深入開展醫藥行業全領域、全鏈條、全覆蓋的系統治理”,將此次全國醫藥反腐行動推至高潮。
新能源車企競爭加劇分化明顯 “油電平價”時代到來了嗎?
近期,多家新能源車企公布了7月銷量及交付數據,從數據來看,新能源車企之間的銷量坐次排名再度發生更迭。除比亞迪再度拔得頭籌,以26.22萬輛的月銷成績位列銷量榜首外,多數新能源車企仍在爬坡階段,彼此之間的競爭也日趨激烈。
證券日報
活躍資本市場要有“氣沖斗牛”的勇氣
近日,吳曉求等經濟學家紛紛發言,提出內需的增長需要有一定的物質基礎,而收入增加就是這個基礎。事實上,在恢復和擴大消費方面,國家打出了一套組合拳,除減稅、完善社保體系、促進旅游消費、優化地產和汽車消費等政策外,中央政治局會議還提到“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活躍資本市場,成為當下刺激消費最為關鍵的一環。
商務部: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據商務部官網8月3日消息,商務部服貿司負責人介紹2023年上半年服務貿易發展情況。2023年上半年,我國服務貿易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服務進出口總額31358.4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8.5%。其中出口13232.2億元,下降5.9%;進口18126.2億元,增長22.1%;服務貿易逆差4894億元。
三部門聯合發文:推動央企、地方國企等穩步提升綠電消費比例
8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對外發布《關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全覆蓋工作促進可再生能源電力消費的通知》。
已有24家公司“A拆A”計劃擱淺 母公司業績不達標成重要原因
近年來,A股公司分拆子公司至A股上市案例漸多,但“A拆A”終止案例也屢見不鮮。“上市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既可以降低子公司融資成本,緩解母公司財務壓力,也能加速子公司業務的發展進程,推動其做大做強。”北京陽光天泓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維嘉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人民日報
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推進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更大魄力、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對外開放,不斷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20.1萬億元,同比增長2.1%,展現了較強的韌性;新設外商投資企業2.4萬家,增長35.7%;高技術產業引資增長7.9%,占比提升3.9個百分點達到39.4%。眾多跨國企業高管來華考察,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 多項稅收優惠政策延續優化至2027年底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發布一系列公告,明確多項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的稅費政策,為經營主體減負擔、增動能,促進重點群體創業就業。
經濟日報
金融支持科創重在分層聯動
截至2023年6月末,我國銀行業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36萬億元,同比增長25.1%,連續3年保持25%以上增速;科創票據、科創公司債余額約4500億元;超100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A股上市,創業投資和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規模近14萬億元。
發動平臺經濟創新引擎
在不久前召開的平臺企業座談會上,李強總理指出,平臺經濟在時代發展大潮中應運而生,為擴大需求提供了新空間,為創新發展提供了新引擎,為就業創業提供了新渠道,為公共服務提供了新支撐,在發展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因此,如何更好地發揮平臺經濟的創新引擎作用,值得研究。
21世紀經濟報道
央行重磅發聲:引導金融資源更多流向民營經濟 精準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
支持民營企業發展,金融部門責無旁貸。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主持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聽取有關意見建議,推動銀企供需對接,研究加強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工作舉措。
民營企業家熱議廣州“民營經濟20條” “信心”成討論高頻詞
為支持民營經濟最大限度釋放活力潛力,讓民營企業寬心、暖心、安心,在廣州推動“二次創業”、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中發揮重要作用,8月2日,廣州市印發實施《廣州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又稱“廣州民營經濟20條”),破解民營經濟發展中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加大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第一財經
住建部喊話后二線城市多在“認貸不認房” 鄭州這次率先表態了
住建部強調進一步落實好個人住房貸款“認房不認貸”之后,在政策的強預期之下,一線城市還沒有等來政策的關鍵性調整,房價也并沒有“應聲而漲”。
央行召開民企座談會、8家企業參加 “第二支箭”將擴容增量
8月3日,據人民銀行官網消息,當天,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主持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聽取有關意見建議,推動銀企供需對接,研究加強金融支持民營企業工作舉措。
經濟參考報
A股七月“真金白銀”回購超27億元
密集披露的上市公司回購計劃及進展正持續向市場傳遞信心。8月以來短短幾日內,滬深兩市累計已有約百家上市公司相繼披露了7月回購進展。數據顯示,兩市7月份實際回購金額超27億元,較前一月增幅約四成。
前七月IPO募資近2500億元 雙創板塊占比超七成 資本市場服務科創產業功能凸顯
數據顯示,以上市日作為統計標準(下同),截至7月31日,今年以來共有210家企業成功IPO,合計募集資金2478.71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數量有所增加、募資金額下降。科創板、創業板表現突出,募資金額合計占比約為77%,更多創新型企業借由資本市場獲得了業務發展的更強“助力”,我國資本市場投融資動態平衡正在穩步推進。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