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3-11-03 08:31
中國證券報
健全貨幣政策框架 加快建設現代央行制度
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國家外匯局黨組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李強總理關于金融工作的具體部署和何立峰副總理的講話要求,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會議提出,健全中國特色現代貨幣政策框架,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的穩健性,更加注重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快建設現代中央銀行制度,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
以優質金融服務做好五篇大文章
專家認為,五篇大文章確定了金融業發展的五大重點,是助力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計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金融機構自身高質量發展的實現途徑。五篇大文章既指出了金融資源傾斜的重點,也明確了金融機構發力的方向。
強化資金支持 水利投資料延續高增速
在一批水利項目加速開工建設的同時,地方正積極開展萬億國債項目申報,強化資金支持,為水利投資提供保障。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萬億國債發行帶來新一輪催化,水利項目建設有望加快,水利投資料保持較高增速。
十位“牛散”三季度調倉路徑浮現 投資方向與機構愈發趨同
隨著A股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葛衛東、陳發樹、章建平等十位“牛散”持倉曝光,各有所“長”。數據顯示,截至10月31日,這十位“牛散”及其家族在三季度末合計躋身189家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東榜單,持股市值達385.43億元。基金人士表示,“牛散”近年來主要的投資方向與機構愈發趨同,更傾向布局科技股和中小市值個股。
上海證券報
全面注冊制賦能滬深主板藍籌企業高質量發展
自今年4月10日首批10只滬深主板注冊制新股上市交易至今,全面注冊制迎來了運行半年的觀察窗口。而溯及首屆進博會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宣布以來,我國注冊制改革已走過5年的歲月,走出了一條從增量試點起步、存量試點擴圍,到全市場推廣的改革歷程。其間,市場基礎制度進一步完善,多層次市場體系不斷優化。作為改革的重中之重,全面注冊制下,上交所、深交所主板更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并在上市條件等方面與科創板、創業板形成差異,構建更趨完善的多層次市場體系架構。
激發產業數據價值 推動“數實”深度融合發展
當前,新一輪信息技術革命向各大產業深度滲透,不斷催生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國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產業發展部智慧城市處處長王威日前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數實融合”已經成為各行業的發展共識。當下,要深挖產業數據價值,做好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這篇“新文章”。
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金融機構部署做好“五篇大文章”
記者近日獲悉,圍繞學習貫徹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助力金融強國建設和金融業高質量發展,圍繞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多家大型金融機構迅速召開會議部署相關工作。
豐富離岸人民幣產品 香港將推動人民幣柜臺納入港股通
多家已推出人民幣柜臺的港股公司表示,人民幣柜臺納入港股通將進一步擴大公司股東基礎,增強股票流動性。業內人士表示,預計內地中長線資金將不斷配置股息率較高的港股,助力香港強化離岸人民幣中心地位。恒生指數公司回應稱,將密切關注市場動態,視市場所需推出相關指數。
證券時報
始終保持貨幣政策穩健性 堅定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1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國家外匯局黨組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金融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精神,以及李強總理關于金融工作的具體部署和何立峰副總理的講話要求,研究部署貫徹落實工作。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國家外匯局黨組書記、局長潘功勝主持會議,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成員、國家外匯局黨組成員出席會議。
一周五家 頭部公募基金再掀自購潮
最近,頭部公募接連出手,用真金白銀的自購表達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信心。昨日,富國基金公告稱,基于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信心,富國基金將于近期運用固有資金合計2億元投資旗下權益類公募基金。這已是近一周第五家宣布自購的頭部公募,在此之前,易方達基金、招商基金、華夏基金、廣發基金等多家頭部公募已相繼出手。拉長時間來看,四季度以來,全行業已經有10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購,合計自購金額高達11.36億元,凸顯專業投資機構已普遍認可當前市場的戰略底部機會。
完善房地產金融宏觀審慎管理 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業內人士認為,有效防范化解房地產風險成為金融領域的重要任務之一,接下來需要重點關注相關舉措的落地節奏與發力強度。預計監管部門將修改完善房企融資相關規則,“三大工程”或成明年拉動投資、改善銷售的有力舉措,未來部分城市需求端政策有望進一步放松,土地供應也有望進一步增加,從而帶動市場預期改善。
外商長期在華投資熱度不減 穩外資政策配套細則將繼續出臺
11月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再次對當前引外資情況作出回應。“我們對吸收外資長期向好發展有信心。”束玨婷指出,今年前9個月,我國吸引外資規模同比下降,但仍處于近10年同期較高水平。特別是新設外資企業數較快增長,印證了外商長期在華投資熱度不減。
證券日報
央行、外匯局:堅定維護金融市場平穩運行
會議強調,中國人民銀行、國家外匯局要重點抓好以下工作任務:一是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二是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三是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四是堅持深化金融改革。五是擴大金融高水平雙向開放。六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
商務部:外商長期在華投資熱度不減
“今年前9個月,我國吸引外資規模同比下降,但仍處于近10年同期較高水平。特別是新設外資企業數較快增長,印證了外商長期在華投資熱度不減,我們對吸收外資長期向好發展有信心。”11月2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在商務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董事長提議回購+重要股東增持 上市券商積極踐行“活躍資本市場”
證監會明確“活躍資本市場,提振投資者信心”一攬子政策措施后,券商積極回應并落實。11月2日晚間,1家券商連發董事長提議回購和股東增持公告,4家券商發布回購最新進展情況。
上市券商回購正當時 以“真金白銀”傳遞信心
近期,上市公司密集出手回購。Wind數據顯示,僅10月份就有341家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近百億元。
人民日報
評論員觀察: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
積極吸引和利用外資,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經驗。長期以來,我國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吸引了大量優質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深耕。商務部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全國新設立外商投資企業37814家,同比增長32.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9199.7億元,在去年同期基數較高的情況下,引資規模有所下降,但仍處于歷史高位。外資來華發展勢頭不減,創造了新的市場機會,也有助于提振信心、改善預期。
兩部門聯合召開會議 加力推進農機裝備補短板和農業機械穩鏈強鏈
記者從會上獲悉: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啟動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兩年來,聚焦大型大馬力機械、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以及智能化等領域的農機裝備短板扎實開展攻關,一批關鍵機具研發應用取得明顯進展,一些地方農機裝備產業集群正在形成,產業鏈韌性進一步增強,農機裝備正加快向“大中小型兼備、綠色高效智能一體”邁進,但對標農業生產一線急需和國際先進水平還有差距。
經濟日報
凈資產收益率考核調整為“3年周期指標+當年度指標”——引導保險資金長期穩健投資
調查顯示,我國保險公司的投資績效考核周期以中短期為主,近七成機構采取年度考核方式。“短周期”投資收益考核,一方面降低了險資對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波動性的容忍度,抑制了相關投資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導致部分險企過多追求短期收益而忽視風險。
5000多家公司發布三季報——上市公司多項指標變化積極
截至10月31日,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共5078家公司披露三季度業績報告。在一系列穩經濟、保民生、促消費政策的有力支撐下,滬深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整體邁入邊際修復軌道,多個行業、多項指標出現積極變化。前三季度上市公司積極投資擴產,營業收入整體保持增長態勢,龍頭公司表現穩健,消費主引擎作用顯著,上市公司經濟“動力源”作用明顯。
21世紀經濟報道
“金九銀十”收官:中國車市沖刺全年2200萬輛銷量目標
據不完全統計,已經有超過20個省市發布汽車促消費相關政策,紛紛掏出真金白銀鼓勵汽車消費,對“金九銀十”汽車銷售旺季構成了穩定支撐。
全國中成藥集采陸續落地:平均降幅49% 獨家產品更具優勢
近日,湖北、江西等多地陸續落地全國中成藥集采中選結果。全國中成藥集采由30個省、區、市組成全國性采購聯盟,藥品涉及內科、骨傷科、眼科、腫瘤、心血管系統以及婦科用藥6個治療領域的多種臨床常用中成藥,68個中選代表品平均降幅49%,患者藥費負擔進一步減輕。
第一財經
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后 “一行一總局一會一局”重磅發聲
在當前“一行一總局一會一局”(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證監會、外匯管理局)的金融監管架構下,各金融監管機構分別提出具體工作任務,釋放出一系列全面加強金融監管的政策信號。
AI迎來全球管控時代 但馬斯克的“第三方裁判”靠譜嗎?
中方指出,此次峰會為各國提供了人工智能安全與國際治理議題的重要對話平臺與交流合作機會。人工智能治理攸關全人類命運,是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課題。發展人工智能,應當積極倡導以人為本,智能向善,加強技術風險管控,并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鼓勵各方協同共治,增強發展中國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代表性和發言權,不斷彌合智能鴻溝和治理能力差距。
經濟參考報
“五篇大文章”錨定金融支持實體方向
會議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金融要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其中明確,“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業內人士表示,“五篇大文章”的提出為未來金融支持實體的重點工作指明方向,引導金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
工信部:人形機器人到2025年實現量產
記者11月2日從工信部獲悉,工信部日前印發《人形機器人創新發展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人形機器人創新體系初步建立,“大腦、小腦、肢體”等一批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整機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并實現批量生產;到2027年,人形機器人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升,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