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4-11-27 08:36
中國證券報
金融監管總局:發揮險資長期投資優勢 加大重點領域投資力度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11月26日消息,金融監管總局黨委書記、局長李云澤近日主持召開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聽取有關意見建議。李云澤表示,保險業要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優勢,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新型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投資力度。
多地披露專項債發行計劃 新一輪債務置換迅速啟動
自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批準增加6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以來,已有多地披露用于“置換存量隱性債務”的再融資專項債券發行計劃,規模合計超1萬億元。
中信建投策略會研判2025年:A股盈利將開啟上行周期
11月26日,中信建投2025年資本市場投資峰會在上海開幕。在當日主論壇上,中信建投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金劍華履職后首次公開發聲。中信建投各首席分析師圍繞2025年的宏觀經濟形勢、A股走勢以及資產配置等話題進行了觀點分享。
國家稅務總局:前三季度新辦涉稅經營主體達1257.8萬戶
國家稅務總局11月26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新辦涉稅經營主體達1257.8萬戶,同比增長4%,反映出我國經營主體活力和發展信心持續提升。
上海證券報
上市公司“內外兼修” 力促投資價值與質量雙提升
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的基石,上市公司的投資價值直接關系到資本市場發展和投資者利益。今年以來,監管層不斷壓實上市公司主體責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吳清11月19日在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表示,要“突出提升上市公司投資價值”。
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表示:保險資金要加大對重點領域投資力度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保險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表示,保險業要深刻把握難得的歷史機遇,樹立大保險觀,積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李云澤表示,9月下旬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及時推出穩增長一攬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組合拳”,消費、服務業、進出口等主要經濟指標明顯回升,各種積極因素不斷累積,社會預期持續向好。
滬深港交易所合力優化互聯互通機制 A股公司申請赴港上市可快速審批
互聯互通十年來,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滬深股通日均交易額從2014年推出時的約60億元人民幣,上升至今年10月底的約1360億元人民幣,占滬深證券市場總交易量約8%。港股通日均交易額也從2014年推出時的約9億港元,上升至今年10月底的接近440億港元。
中信建投證券:A股市場有望成為全球資金配置的重要場所
11月26日,中信建投證券舉辦“千舟競帆奮楫者先”2025年度資本市場峰會。會上,中信建投證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金劍華在上任后首次公開亮相。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發展部聯席負責人黃文濤,中信建投證券首席策略官陳果分別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資本市場走勢和行業配置等進行了前瞻。
證券時報
東北雪場陸續“開板” 冰雪經濟釋放澎湃動能
11月22日、23日,長春蓮花山滑雪場、亞布力陽光滑雪場分別“開板”。此前,萬峰通化滑雪場、長白山和平滑雪場、北大湖滑雪場等知名滑雪場已陸續“開板”。這意味著2024—2025冰雪季正式拉開帷幕。
注冊會計師違法失信將嚴懲
11月26日,財政部公布《注冊會計師行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依法依規懲戒注冊會計師行業重大違法失信行為。自2025年1月1日起,注冊會計師存在《辦法》所列有關情形將被列入注冊會計師行業嚴重失信主體名單(以下簡稱“嚴重失信主體名單”)。
廣東發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施工圖”
近日,《中共廣東省委關于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意見》提出,廣東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必須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作表率,更好肩負起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的使命任務。
出口退稅取消在即 銅鋁加工行業加速洗牌
12月1日起,我國將取消對部分鋁材、銅材產品的出口退稅政策。過往高達13%的退稅率生變,無疑將使行業直面顯著成本變化。
證券日報
上市券商“注銷式”回購案例再上新 多措并舉“重回報”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為進一步提升投資者回報水平并增強投資信心,上市券商正積極探索多種途徑,其中,“注銷式”股份回購成為一大亮點。近日,華安證券發布公告稱,將使用不低于1億元、不超過2億元的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并計劃將回購的股份全部用于注銷,以減少公司注冊資本。同時,為強化“功能性”的發揮,證券行業持續增強回報投資者意識,正通過增加分紅頻次、股東增持、市值管理、發布“提質增效重回報”方案并切實踐行等多種方式增強投資者獲得感。
5家國有大行TLAC非資本債券“集齊” 規模將達2000億元
11月25日,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第一期總損失吸收能力非資本債券(以下簡稱“TLAC非資本債券”)開啟發行,發行期限至2024年11月27日止,基本發行規模為200億元,同時設置超額增發權,增發規模不超過100億元。至此,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5家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均已發行今年第一期TLAC非資本債券。
多家銀行調整黃金投資業務門檻 風險等級和起購金額均上調
近日,金價明顯波動引發銀行對相關黃金投資產品的調整。記者梳理發現,已有建設銀行、平安銀行、上海農商行等多家銀行于近期上調黃金投資產品風險等級。此外,今年以來,還有多家銀行陸續上調了黃金投資相關產品的起購點。
BC組件溢價空間顯著 新技術涌現有望推動光伏行業盈利修復
據悉,鑒于光伏組件持續的價格“內卷”,大型能源集團在招采中逐漸由低價主導轉向先進技術主導。今年8月份,大型能源集團集采首次單獨設置BC組件標段。
人民日報
10月民航運輸市場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記者從中國民航局獲悉:今年10月,我國民航運輸市場呈現穩步增長態勢,國內、國際市場均實現良好增長,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31.8億噸公里、旅客運輸量6409.2萬人次、貨郵運輸量80.9萬噸,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17.8%、12.5%、21.4%。
36萬億元背后的外貿發展動能
今年以來,我國對外貿易發展整體保持質量提升、數量穩定的良好發展勢頭。隨著新興市場持續開拓、新業態新模式加速培育、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接續發力,四季度進出口穩增長有基礎、有支撐,我國外貿發展動能不斷增強。
經濟日報
外資持續加碼中國資產
隨著一攬子增量經濟政策落地見效,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表示將加碼布局中國資本市場,以更大力度投資中國。專家表示,無論是從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看,還是從A股估值水平看,中國市場都為外資長期資本配置提供了更優選擇,已成為不可忽視的重要市場。
汽車電動化智能化趨勢不會改變
11月24日,主題為“新科技新生活”的第二十二屆廣州國際車展落下帷幕。本屆車展匯聚了超80家中外汽車品牌,共展出1171輛汽車,其中78款為全球首發,新能源汽車512輛。無論是參展車輛數量,還是新能源車型占比均創出新高。
21世紀經濟報道
天津出臺21項措施:加強上市企業培育,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
11月26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為切實落實近期資本市場改革政策,用好用足政策支持天津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天津證監局、人民銀行天津市分行、天津金融監管局制定印發了《關于落實資本市場近期改革政策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
“史上最強”Mate和智界新S7來了 強在哪?
11月26日,在華為Mate品牌盛典上,華為上新了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汽車、操作系統等一系列軟硬件產品,陣容“豪華”。焦點中心是華為Mate 70和X6系列旗艦機、原生鴻蒙、鴻蒙智行旗下智界新S7和尊界S800。
第一財經
“貝森特交易”下強美元回調 亞洲金融市場風險幾何?
強美元是“特朗普交易”的核心,這來源于對內減稅、對外加關稅的政策組合,美元指數在上周五觸及108關口,但本周走勢慘淡,周一隔夜收盤跌破107一線,市場似乎在逐漸切入“貝森特交易”。
2025年A股有望邁向“基本面牛”?中信建投:流動性支持是關鍵
在一攬子增量政策組合拳出臺下,A股市場短暫走高,后呈現震蕩走勢。那么,在政策空間打開的背景下,還有哪些寬松的政策正在路上,又將有多大的規模?2025年A股投資機會在哪?
經濟參考報
利好政策頻出 助推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11月26日,廣州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發布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政策的通知,提升公積金貸款額度,調整貸款最低首付款比例、租房提取限額等政策。而在此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四個一線城市宣布,將于12月1日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標準,加大住房交易稅收優惠力度。
超20家銀行獲股東增持 行業或迎估值重構
長期處于破凈狀態的上市銀行正迎來資本的青睞。日前,民生銀行被“新希望系”舉牌。今年以來,包括南京銀行、光大銀行、北京銀行、蘇州銀行、蘭州銀行等20多家銀行獲得股東或高管增持。業內專家表示,上市銀行被增持,反映出股東對銀行未來發展前景保持樂觀預期,向市場釋放積極信號。隨著近期市值管理等相關政策出臺,銀行板塊有望迎來估值重構。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