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3-05-09 09:04
中國證券報
發現央企投資價值 促進估值回歸 上交所擬舉辦相關業務交流會
5月8日,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上交所擬于11日下午舉辦“發現央企投資價值,促進央企估值回歸”業務交流會暨國新央企股東回報ETF宣介會。央企是高端制造、航空航天、基建交通、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的國家隊和主力軍,也是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支柱力量。據悉,此次會議旨在進一步探索建立中國特色估值體系,引導央企投資價值發現,推動央企估值回歸合理水平。
銀行股大象起舞 機構瞄準兩條投資主線
A股銀行板塊近日表現強勁,部分國有大行、股份行個股罕見漲停。業內人士認為,“中特估”概念催化、穩經濟政策不斷推出等多重因素助推銀行股上漲。
穩出口挑大梁 外貿主力軍各顯神通
4月進出口數據即將發布。在一季度外貿“開門穩”背景下,外貿主力省(市)因地制宜出臺支持政策,促進外貿穩規模優結構,鞏固外貿持續回暖勢頭。
證監會密集立案調查 “零容忍”信號更清晰
5月以來,包括特發信息、西隴科學等在內的多家公司被證監會立案調查。根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約4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公司、大股東或董監高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相關公告,數量較上年同期有所增多。
上海證券報
“智能”基金押注銀行股? 警惕基金“盲盒”迷花眼
5月8日,A股銀行股全線爆發,據天天基金統計,在數千只混合型基金中,金信智能中國2025混合以3.81%的估算凈值漲幅位列第一。很顯然,該基金重倉了銀行板塊。爭議隨之而來,名字中含有“智能”的基金緣何重倉銀行股?不少投資者直呼“看不懂”。
難過“市場關”“審核關” 今年以來逾30家公司終止定增
逐一梳理定增終止案例,選擇主動“撤單”的有25家,占比逾七成,其中不少公司是在經歷交易所嚴格問詢后打起了“退堂鼓”;也有公司因難過“市場關”,直至定增批文到期失效也未實施。另外,多家公司在終止原有定增預案后,將目光投向了可轉債、簡易程序定增等,以此迂回推進再融資計劃。
銀行股迎來連續上漲行情 3家國有大行股價創歷史新高
銀行板塊上漲行情仍在持續。5月8日,銀行指數(申萬一級分類)大漲4.17%,“五一”假期后3個交易日累計上漲8.07%。其中,國有大行股價表現尤為亮眼,國有大型銀行指數(申萬二級分類)收盤漲6.44%,3個交易日累計上漲14.03%,中國銀行、農業銀行、郵儲銀行等三家國有大行股價(復權,下同)更是創出歷史新高。
實控人、董監高傳遞發展信心 二季度以來35家A股公司獲“自家人”增持力挺
事實上,隨著2022年年報披露大幕的落下,一些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及董監高在熬過“窗口期”后隨之啟動“增持模式”。據上海證券報記者統計,二季度以來共有35家A股公司披露了重要股東及公司高管的增持計劃。其中,國軒高科控股股東國軒控股最為“闊氣”,擬增持金額上限達10億元。
證券時報
住建部市監總局加強房地產經紀行業監管
5月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從合理確定經紀服務收費、嚴格實行明碼標價、嚴禁操縱經紀服務收費等十個方面提出具體監管要求。
廣東:2025年實現高速服務區快充站全覆蓋
5月8日,廣東省發改委等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廣東省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實施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在開展交通運輸清潔生產方面,《方案》指出,將從優化交通運輸結構和組織方式、推廣使用節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推動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三個方面展開。
年報“非標”與面值紅線發威 多家公司預警退市
近期,伴隨2022年年報披露落幕,陸續有多家公司因觸及財務類退市標準,拉響退市警報。此外也有公司或因觸及面值退市紅線,或因存在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瀕臨退市邊緣。
百億私募大舉加倉 “中特估”成香餑餑
進入5月,隨著“中特估”發力,A股強勢上漲,市場情緒顯著回暖。作為敏銳的機構投資者,私募在節前就已大舉加倉,投入真金白銀。
證券日報
二季度19省市地方債計劃發行規模超1.3萬億 專家:地方債早發快發特征明顯
今年以來,地方債發行保持了較快的節奏,進入二季度后,不少省份也已披露了后續發行計劃。據國泰君安證券研報梳理,截至5月5日,共有19個省市披露2023年第二季度地方債發行計劃,合計13233億元,其中新增一般債、專項債和再融資債分別為298億元、5230億元、7706億元。
上市房企融資延續好轉勢頭 年內擬直接融資規模超2100億元
進入5月份以來,上市房企融資延續好轉勢頭,第一周便先后有中南建設、三湘印象、大名城、西藏城投等企業公告融資計劃。事實上,今年以來,上市房企不僅在股權融資方面鉚足勁,發債融資方面也呈現出明顯增長趨勢。
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單指數均連續兩個月回升
據“工信微報”5月7日消息,工信部對5.1萬戶中小企業問卷調查顯示,4月份,35.0%的中小企業認為生產經營狀態較好,連續兩個月回升,51.2%的中小企業表示有招工需求,同時,訂單量明顯回暖。4月份,中小企業國內訂單、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47.9%、47.6%,均連續兩個月回升,達到2022年2月份以來最高值。
年內10只ST股成功“摘帽” 專家提醒仍需全面評估投資風險
5月8日,*ST恒譽股票簡稱變更為恒譽環保,正式“摘帽”復牌,成為年報披露季結束后首個“摘帽”的上市公司。數據顯示,今年以來,陸續有*ST科華、*ST恒譽等10只ST股成功實現“摘帽”,“摘帽”首日市場表現冷熱不一,其中3家實現漲停,亦有3家跌幅超5%。10只股票年內股價平均漲幅近17%。
人民日報
海南發布自由貿易港促進種業發展規定 圍繞4方面進行創新實踐
記者日前從海南省農業農村廳獲悉:《海南自由貿易港促進種業發展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已于2023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據了解,《規定》主要在農作物品種審定自行試驗制度、種質資源檢疫監管模式、生物育種管理機制、種業人才發展機制等4方面進行創新實踐。
21世紀經濟報道
21家A股公司年報遭董監高說不 “不保真”聲明難當護身符
2022年年報披露工作已然結束。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發現,有21家上市公司董監高聲明“無法保證報告的真實、準確、完整”。董監高無法保證年報真實、準確、完整的理由有,“年報非標準意見所涉事項尚未解決”、“公司內控和財務數據真實性存疑”、“缺乏足夠時間核實年報內容”等;還有部分董監高給出的借口竟然是“履職時間較短”、“對內容實質無法完全了解”。
兩百億元超高清基金在穗起航 三方聯手共建超高清產業生態
金融賦能產業,資本如何助力推動我國超高清視頻產業高質量發展?5月8日上午,首屆中國超高清視頻產業投融資圓桌會在廣州舉行,來自超高清龍頭企業、知名投資機構的100余名代表,圍繞行業發展趨勢和投資方向進行研討交流。作為本次會議的一大亮點,國內首支服務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的行業性戰略基金——超高清視頻產業投資基金進行了主題發布。
第一財經
二手房中介費到底怎么收?兩部委聯合出臺指導意見
5月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印發《關于規范房地產經紀服務的意見》,就二手房中介費過高、明碼標價、操縱經紀服務收費等問題提出具體要求。
銀行股大漲或因經濟回暖 后市不乏分歧
5月8日(周一),萬億市值的中國銀行(601988.SH)罕見漲停引發“圍觀”,這是該股自2015年7月以來的首次漲停,當日股價收報4.49元/股,創2015年以來新高。當天,銀行股在港A市場均迎來開門紅,國有大行在A股集體大漲,多家銀行股價創階段性新高,中信銀行也封住漲停。
經濟參考報
公募基金行業再掀高管變動潮 專家建議采取多種手段提升高管穩定性
近段時間,又有多家公募基金“官宣”高管變更。據統計,截至5月8日記者發稿,年內已有68家基金公司的135位高管發生變更,其中不乏資產管理規模超過千億元的頭部機構。變更的高管中,董事長便有31位,涉及17家基金公司。
政策接續發力 多路金融活水“解渴”民企
民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持續灌溉。近日,福建、陜西、上海、河北等地接連出臺專門政策文件、開展專項行動,引導信貸資源進一步向民企傾斜。多地深化政銀企對接機制提高支持政策“直達性”,拓寬股、債等直接融資渠道,打通民營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