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5-01-20 08:05
中國證券報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以下簡稱《綱要》),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
瞄準提質增效 自貿區建設釋放新信號
商務部近日明確,要繼續推動自貿試驗區提質增效,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因地制宜擴大改革任務授權。專家認為,2025年自貿試驗區將錨定提質增效,圍繞“為國家試制度,為地方謀發展”的使命,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有效發揮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平臺作用。
央行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 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1月19日消息,人民銀行、證監會近日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央企密集設立創投基金 充實戰新產業發展“源頭活水”
央企創投基金如雨后春筍般相繼成立。1月18日,中國國新聯合部分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在京共同舉行國新創投基金合作簽約儀式,該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同時將啟動杭州、湖南、西安等一批子基金。近期,國兵向新發展基金、誠通科創投資基金等科創基金也相繼成立。業內人士認為,發揮央企創投基金的作用,當好長期資本、耐心資本,有利于推動增量資金向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為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提供“源頭活水”。
上海證券報
央行、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 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記者1月19日獲悉,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中國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副行長宣昌能,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王建軍出席會議并講話。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 完善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適配機制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面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目標,對加快建設教育強國作出全面系統部署。
地方兩會密集召開 透露三大發展主線
近期地方兩會陸續召開。上海證券報記者梳理各省份政府工作報告發現,除了確定2025年經濟增長目標外,地方將工作重點聚焦擴大內需、發力科技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等三大發展主線。
增持多只個股 外資最新投資動向曝光
近段時間以來,盡管A股市場震蕩調整,外資機構仍在擇機布局。隨著部分上市公司因回購或重組等事項披露最新的流通股股東情況,外資最新的投資動態浮出水面。據不完全統計,去年11月以來,三花智控、宏創控股、哈森股份、阿特斯等多只個股獲得外資機構買入或加倉。
證券時報
央行、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 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2024年全年,上市公司披露回購增持計劃近3000億元,已有超300家上市公司發布使用銀行貸款回購增持公告。
集裝箱指數折射外貿活力 開年出口穩中見韌
在山東自貿試驗區青島片區,每年有300萬臺滾筒洗衣機從青島海爾互聯工廠銷往全球各地。新年伊始,青島海爾智能生產車間的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行著,一臺臺根據海外市場進行過本土化設計的海爾全自動滾筒洗衣機被自動化設備包裝入庫下線,即將“登船”銷往海外市場。
上市公司補鏈強鏈瞄準“富礦”近三成并購標的為昔日擬IPO企業
A股上市公司并購越來越青睞昔日擬IPO企業。證券時報記者不完全梳理發現,截至2024年年底,“并購六條”發布以來首次公告的重大資產重組及發股收購項目為57單,被并購標的為昔日擬IPO企業(包括IPO撤單和IPO輔導終止)達16單,占比近三成。
外資增配中國資產 看漲期權水漲船高
外資加速轉向,押注中國資產。海納國際集團衍生品策略聯席主管克里斯·墨菲表示,上周五投資者大量買進了安碩中國大盤股ETF(FXI)看漲期權。其他與中國資產相關的看漲期權也水漲船高,包括中國海外互聯網ETF(KWEB)。與中國資產相關的ETF亦走強。
證券日報
央行、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 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1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消息,近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地方兩會密集召開 2025年經濟增長藍圖初現
進入1月中下旬,全國多個省份密集進入“地方兩會”時間。截至1月19日記者發稿,已有上海、北京、江蘇等20個?。ㄗ灾螀^、直轄市)召開了地方兩會,并公布了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
多家央企發力創投基金 “長線長投”資金矩陣加速形成
百億元級的央企創投基金又有新進展。1月18日,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國新”)聯合部分中央企業、地方國資在京共同舉行國新創投基金合作簽約儀式,這是繼去年12月5日國新創投基金落地杭州之后的又一標志性事件。
13只主動權益基金披露2024年四季報 最新投資規劃曝光
隨著公募基金2024年第四季度報告的陸續披露,多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業績情況浮出水面。截至1月19日,已有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德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募機構披露共計13只主動權益類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的2024年第四季度報告。
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金社平:從外貿看中國經濟韌性
進出口總值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這是2024年中國外貿成績單。這個5%怎么看?有人認為“很正常”:中國本來就是世界貨物貿易第一大國,2024年中國經濟增速也在5%。有人感慨“不容易”:外部環境風高浪急,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很多;國內面臨新舊動能轉換的壓力,困難和挑戰不小。兩種看法各有道理。
錨定重點任務 狠抓工作落實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了“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9項重點任務,為做好今年的經濟工作明確了主攻方向、指出了實踐路徑。
經濟日報
放大政府投資基金杠桿效應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促進政府投資基金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為政府投資基金在新時代的發展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政府投資基金作為財政支出方式的重要創新,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到推動創新創業,再到助力區域協調發展,政府投資基金有效發揮了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放大作用,成為撬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杠桿。
外貿規模再創歷史新高
2024年,中國外貿連跨42、43兩個萬億級大關,進出口總值達到43.85萬億元,同比增長5%,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從增量看,全年外貿增長規模達2.1萬億元,相當于一個中等國家1年的外貿總量。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中國外貿頂住壓力、迎難而上,貨物貿易規模再上新臺階、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為全球經貿發展持續貢獻力量。
第一財經
黃仁勛到訪北京 傳遞了這些信息
英偉達創始人CEO黃仁勛于1月19日抵達北京。黃仁勛北京之行的一個重要議程是參加英偉達舉辦的迎春會,表達對中國市場的重視以及對合作伙伴及開發者的感謝與支持。目前,英偉達在中國擁有大約150萬名開發者。
生物制品跨省、跨境分段生產“松綁” 創新藥企利好幾何
當被問及國內制藥行業創新仍面臨哪些桎梏時,多名近日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創新藥企人士和專家提出了上述問題。這些問題均指向了同一個監管堵點:生物制品的分段生產在我國還未廣泛、制度化和常態化地推開。
經濟參考報
央行、證監會:進一步發揮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 穩定資本市場作用
記者1月19日獲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于近日聯合召開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座談會,進一步發揮政策工具穩定資本市場作用。股票回購和增持是國際通用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方法。
A股違規舉牌現象抬頭 業界建議進一步規范舉牌行為
近期,A股市場逐漸回暖,多家上市公司被舉牌。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A股分別發生舉牌事件85次、49次、71次(注:投資人從二級市場購買的上市公司股份達到5%或者是5%的整倍數時,視為舉牌)。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