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5-03-03 08:27
中國證券報
五部門召開金融支持民企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支持民營企業通過資本市場發展壯大
中國人民銀行3月2日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2月28日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解碼三大財經熱詞 政策著力點漸明晰
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專家認為,“擴大內需”“穩住股市”“發展新質生產力”是近期業內人士熱議的話題,反映出各界對宏觀政策持續發力、改革動能不斷增強的積極預期。
2月份制造業PMI升至50.2%
國家統計局3月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上月上升1.1個百分點;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0.4%,比上月上升0.2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1.1%,比上月上升1.0個百分點。
政策加碼激發新活力 民間投資呈現“技術驅動”新趨勢
數據顯示,近年來民間投資呈現從“地產依賴”到“技術驅動”的新變化。該變化能否成為民間投資的新趨勢?如何鞏固并延續民間投資向高技術賽道傾斜的趨勢?政策端又該如何精準發力,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圍繞這些問題,中信建投證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師胡玉瑋、東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蘆哲、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團隊首席分析師楊暢展開對話。
上海證券報
五部門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
2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上,政銀企各方開誠布公、直面痛點,為民營企業融資“問診開方”、疏通堵點,共同推動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共謀高質量發展 2025年全國兩會五大看點
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開幕。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著眼收官之年,謀劃關鍵之策,共謀高質量發展,今年全國兩會有哪些看點值得期待,宏觀政策有哪些部署安排?
政策“組合拳”打開投資空間 險資當好“長錢長投”主力軍正當其時
“無論是年初的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政策,還是近期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都傳遞出強烈的積極信號,預計今年資本市場將蘊含更多的投資機會。”上海一家大型險資機構的權益投資負責人近日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達了他對資本市場的樂觀態度。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科創信心回暖 中國資產迎重估潮
農歷蛇年伊始,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一場重估浪潮。“以DeepSeek為代表的杭州‘六小龍’,重新點燃了投資者對中國供應鏈和科技創新競爭力的信心。與此同時,民營企業座談會釋放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明確信號。”近日,在上海證券報主辦的“上證·首席講壇”上,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如是表示。
證券時報
五部門引導金融機構“一視同仁”對待各類所有制企業
中國人民銀行、全國工商聯、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2月28日聯合召開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會議認為,金融部門要堅持“兩個毫不動搖”,積極健全政策框架,強化督導落實,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錨定新質生產力 代表委員“把脈開方”促發展
新質生產力、人工智能、銀發經濟……2025年全國兩會,這些關鍵詞預計將再度被熱議。證券時報記者從產業界代表委員們準備的議案提案建議中,多次看到這些主題詞。
消費基金大玩“平衡術” 頻現增聘科技大拿謀轉型
近期,消費主題基金在營銷策略與降低產品存續風險上有了新思路。證券時報記者注意到,多家基金公司通過對消費主題基金增聘科技明星基金經理的方式,迅速改善了基金產品業績,降低了規模下降帶來的產品存續風險,甚至有基金公司將年內進入業績前十的基金經理“空降”到消費主題基金上。通過上述方式,這些基金可以實現產品業績和風險上的平衡。
公募基金深挖AI機遇 技術平權帶來投資平權
近日,由證券時報社主辦的“變革與突圍·中國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系列沙龍”之“發現科技之美·AI技術變革與投資機遇”在深圳成功舉行。多位公募基金經理受邀通過主題演講深入探討AI技術變革給投資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證券日報
中國資產吸引力不斷增強 科技創新引領價值重估
今年以來,以科技股為代表的中國資產估值大幅上漲。據數據統計,今年2月份,上證指數上漲2.16%,科創50指數、北證50指數分別大漲12.95%、23.53%,香港恒生指數上漲13.43%,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上漲8.76%,MSCI中國指數上漲11.76%。
2025年全國兩會十大財經熱點前瞻:穩中求進 守正創新 扎實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為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監管層相繼發布《關于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促進資本市場指數化投資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加速構建一個有利于“長錢長投”的市場生態體系。
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正式上線 構建公共數據資源全國“一本賬”
3月1日,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以下簡稱“國家登記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登記工作全面展開。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標志著我國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國家登記平臺的啟用,不僅對我國公共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具有深遠意義,還將對數據要素市場的健康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并賦能多個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經濟回升向好積極因素不斷增多
3月1日,國家統計局服務業調查中心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綜合PMI產出指數均位于擴張區間。
人民日報
在華外企積極評價《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 繼續投資中國 擁抱發展機遇
《2025年穩外資行動方案》日前發布,從有序擴大自主開放、提高投資促進水平、增強開放平臺效能、加大服務保障力度4個方面提出了20條措施,釋放出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大力度吸引外資的明確信號。接受本報記者采訪的在華外資企業代表認為,方案堅定了他們繼續投資中國的信心,期待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中國帶來更多合作共贏機遇,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更多動力。
液冷技術支撐“綠色算力”(創新故事)
日前,由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指導,中關村協眾創智信息產業促進會、曙光數據基礎設施創新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曙光數創)等共同參與編寫的《綠色算力基礎設施液冷技術發展研究報告》在北京發布。
經濟日報
多措并舉化解民營企業融資難題
2月17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提出,繼續下大氣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隨后,各有關部門研究部署貫徹落實措施。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提出要繼續下大力氣引導督促銀行業保險業將民營企業金融服務做實、做深、做精,抓關鍵,出實招,見行動。中國人民銀行提出扎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進一步暢通股、債、貸3種融資渠道,加大各類金融資源要素投入力度,著力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營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
直播電商與國補政策雙向奔赴
“以舊換新,安徽是有國補的。安徽的寶寶買這款洗衣機只要下載云閃付,綁定銀行卡實名認證就能享受國補了。”來到位于青島嶗山的海爾直播基地,記者看到,直播間里主播正在為一位IP地址為安徽的用戶解讀當地如何享受國補政策。2024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推出以來,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直播間出現。
第一財經
美烏領導人互懟怒火未消:礦產協議與俄烏局勢又懸了
在眾目睽睽下,美國總統特朗普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之間一場罕見的外交爭執讓國際社會震驚,也讓外界為烏克蘭危機的走勢捏一把汗。
深圳再次“出牌” 將發布系列“創業大禮包”
創新創業是深圳的“發家之本”,也是“主打之牌”。面對以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產業為重點的新一輪科創城市競爭,深圳再次“出牌”。
經濟參考報
業績快報折射暖意 近七成北交所上市公司營收增長
2月27日盤后,94家北交所上市公司同日披露2024年全年業績快報。截至目前,已有超200家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4年業績快報,業績中“暖意”凸顯。近七成公司全年營業收入正增長,半數以上歸母凈利潤正增長,還有15家公司實現了歸母凈利潤翻番。從原因來看,市場需求回暖與行業景氣度提升、技術創新與產品升級以及海外市場拓展成為推動北交所公司業績增長的“三大助力”。
AI眼鏡規?;逃锰崴?/strong>
“我的發言稿就在我的眼鏡里,動一動手上的戒指就可以翻頁,很輕松。”近日,在浙江杭州余杭區舉行的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杭州靈伴科技有限公司(Rokid)創始人祝銘明戴著的一款AR眼鏡,讓AI(人工智能)眼鏡再次“破圈”。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