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四大證券報紙、重要財經媒體頭版頭條內容精華摘要
發布時間:
2025-03-05 08:34
中國證券報
代表委員建言資本市場發展念好“穩”字訣
代表委員認為,“堅持穩字當頭,全力形成并鞏固市場回穩向好勢頭”被列為證監會2025年工作的首要任務,以“穩”為錨,2025年資本市場的制度性變革將縱深推進。
激發民營企業“愛拼會贏”精氣神——代表委員熱議強信心優環境輸活水
全國兩會期間,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他們期待,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市場環境不斷優化,民營企業不斷增強內生動力和核心競爭力。
上交所:研究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合適途徑和匹配產品
上交所表示,未來將積極發揮交易所市場功能,持續優化完善規則指引,強化信息披露的標準化和透明度,研究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合適途徑和匹配產品;精準對接企業需求,加強投融對接,開展形式多樣、功能豐富的債券發行人路演活動,提高融資效率;積極培育多元投資者,建立健全做市機制,進一步提升二級市場流動性,降低融資成本,多措并舉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多地積極推出新舉措 持續激發入境游市場新活力
為持續激發入境游市場活力,今年以來,天津、上海、北京、山東等多地將入境游作為2025年文旅發展的重要任務,并從交通便利化、支付便利化等方面推出新舉措,促進入境游市場發展。
上海證券報
首場“委員通道”聚焦三大關鍵詞 釋放經濟發展強信號
在3月4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上,“信心”“創新”“民生”成為貫穿其間的高頻詞。來自不同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積極點贊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扎實回應民生關切。
產業鏈建設“成形起勢” 機器人發展加速奔跑
以探索人工智能新范式為抓手,推動上海在人形機器人等領域加快布局;加快培育適老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培養新興產業、新興技術相關人才;三方面發力,從政策端賦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圍繞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重視AI擁抱AI 產業升級形成合力壯大聲勢
筑牢AI安全防線,助力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數智驅動、綠色低碳”的新型發展范式,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與“能源+”融合發展;重視并及時跟進AI,然后擁抱AI,實實在在地應用AI,在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上下功夫;推動從芯片到算法的人工智能全棧協同創新……圍繞發展人工智能、推動科技創新,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馬4月北京開跑
記者3月4日從北京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北京亦莊半程馬拉松暨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將于4月13日舉辦。據悉,這是全球首個人形機器人半程馬拉松賽,賽事主題為“亦馬當先,智領未來”。
證券時報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新聞發布會 加強政府債務管理監督積極穩妥防范化解地方債務風險
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3月4日舉行新聞發布會。大會新聞發言人婁勤儉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婁勤儉介紹,這次大會將于3月5日上午召開,11日下午閉幕,會期7天。
AI成兩會熱詞 代表委員建言安全監管和人才培養要跟上
今年全國兩會,圍繞人工智能(AI)與產業融合等話題,多位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建言獻策。其中,建立健全AI在細分行業的使用標準,加快AI人才培養的討論聲量最大。人工智能日益突出的安全問題、造假問題等也被代表委員高度關注。
加速生態融合 助力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群
實際上,歷年全國兩會,“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都是汽車界代表委員們熱議的焦點話題。2025年全國兩會,上述兩個話題的熱度有增無減。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汽車的融合發展趨勢愈發明顯,從車路協同的智能交通體系構建,到新能源汽車電池技術創新與續航里程突破,每一個細分領域都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重點。
董明珠最新發聲!事關個人所得稅、二手家電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表示:“提高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將個人所得稅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提高至1萬元/月,優化調整稅率結構和專項附加扣除,加強稅收監管與信息共享。”董明珠還關注二手家電存在安全風險高、質量難保障、信息不透明、不合規拆解污染環境等問題。
證券日報
架起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橋梁”
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我們期待代表委員們圍繞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集思廣益、建言獻策,也有理由相信,在資本市場的加持下,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雙向奔赴”的道路上,將涌現出更多的DeepSeek、宇樹科技或者《哪吒2》,中國經濟發展也將迎來更加廣闊的“星辰大海”!
首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舉行 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落地應用受關注
3月4日,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集體采訪活動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全國政協委員、多模態AI系統實驗室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喬紅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主任醫師趙宏分別就人形機器人安全性、人工智能技術在醫藥領域的應用等話題接受了《證券日報》記者的采訪。
2月份200余家機構調研上市銀行 “開門紅”信貸投放情況及全年信貸投放規劃等成焦點
杭州銀行、齊魯銀行、寧波銀行三家城商行成為機構調研“人氣王”,位于被調研總次數和調研機構家數的前三名。“開門紅”信貸投放情況及全年信貸投放規劃、存款付息成本情況、凈息差走勢、資產質量趨勢、零售業務發展等為機構調研時關注的焦點話題。
公募基金管理人年內自購金額超7億元
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監管的鼓勵支持和引導下,自購不僅體現了公募基金管理人對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還將公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與投資者的利益緊密相連,有利于提升投資者的信心,構建更加穩健理性的投資生態。
人民日報
凝心聚力 打開改革發展新天地
春來東風勁,山河展新顏。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北京隆重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齊聚一堂,為決勝“十四五”建言獻策,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心聚力。我們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祝賀!
“中國正堅定走在科技創新的道路上”
105比特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三號”成功構建,再次打破超導體系量子計算優越性世界紀錄;深度求索(DeepSeek)堅持開放開源的技術路線,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的包容普惠……近年來,中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科技創新成果吸引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經濟日報
當AI從工具變成基礎設施
2024年被認為是人工智能技術全面爆發的一年。這一年,全球大模型呈井噴式增長,越來越多人工智能上線應用。比如,新希望集團將AI應用于飼料配方優化、基因檢測和冷鏈物流等關鍵環節,有效提升了農業生產精準度;茶百道AI巡檢系統實時監控5000余家門店的茶飲品質,將品控響應速度提升了8倍;義烏小商戶們則利用AI技術實現供應鏈智能化升級與精準海外營銷,構建起成本更低的數字貿易新生態。不夸張地說,“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已從藍圖變成現實。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過去一年,各地區各部門以有溫度、見實效的民生舉措,積極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健全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為2025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一。近段時間以來,多項民生領域的改革任務密集出臺,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向前推進,續寫增進民生福祉的新篇章。
21世紀經濟報道
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開幕:擴大內需、發展新質生產力亮出工具箱
會議聽取了政協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以來提案工作情況的報告。兩份報告中,2024年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金融高質量發展、人工智能多場景應用等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頻頻,2025年將緊扣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議政建言。
生物醫藥資本突圍:A股暖意漸濃 港股BD“搭橋鋪路”
2024年底,畢馬威發布《中國內地與香港IPO市場》指出,A股市場在2024年IPO數量和募資總額分別為125宗、1191億元,同比下降60%、70%。而經歷了超三年調整期的生物醫藥行業,同期表現也一度探底。
第一財經
展望中國經濟、點贊人工智能 人大首場發布會回應諸多熱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后第一次全國“兩會”如期而至。作為凝聚共識、提振信心的重要陣地,兩會成為觀察中國經濟的重要窗口。
“天空神鏡”列兵布陣:光熱發電崛起 但行業發展面臨多重挑戰
即便在2月下旬,德令哈的氣溫仍低至零下七八攝氏度,北風呼嘯,山巔積雪未融。但中國廣核集團德令哈200萬千瓦光熱儲一體化項目(下稱“中廣核德令哈光熱儲項目”)的建設現場卻一片熱火朝天,超過1000名工人正在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該項目總投資高達102億元,是中國光熱發電領域的一大手筆。
經濟參考報
兩會聚焦從三個維度看中國經濟新動能
國產大模型DeepSeek引發國內外關注、人形機器人扭秧歌迅速出圈、《哪吒之魔童鬧?!菲狈繉移萍o錄……人工智能、未來產業、文化消費等相關話題近期引發熱烈討論,也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多位代表委員從新技術、新產業和新消費三個維度,熱議中國經濟新動能。
多地競逐具身智能 人形機器人產業“加速跑”
近日,北京發布具身智能三年行動計劃,力圖培育千億級產業集群。浙江、廣東等省市也已出臺支持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相關政策規劃。受訪專家表示,具身智能/人形機器人作為新興產業,隨著技術突破和產業生態的完善,將成為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力量,也將加快進入包括家庭在內的更多應用場景。
文章來源:東方財富研究中心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