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報頭版評論:全面降準!今年仍有較大空間
發布時間:
2019-01-07 13:28
央行網站1月4日消息,為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優化流動性結構,降低融資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其中,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同時,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不再續做。
專家認為,此次降準是穩增長重要措施,并非“大水漫灌”。分兩次實施與春節前現金投放節奏相適應,有助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2019年每季度仍有降準可能,全年約有200個基點的降準空間。
力度超以往
專家表示,此次降準的力度超出以往。京東數字科技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表示,“此次一次性降準兩個0.5個百分點,共計1個百分點,而歷史上大多數是一次降準0.5個百分點。”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將釋放資金約1.5萬億元,加上即將開展的定向中期借貸便利操作和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所釋放的資金,再考慮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不再續做的因素后,凈釋放長期資金約800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降準將分為兩次實施,2019年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別下調0.5個百分點。專家表示,降準分兩次實施,與春節前現金投放的節奏相適應,同時有助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中信證券固收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1月降準已在預期之內,但1個月內兩次降準的操作是超預期的。首先,每月5日、15日和25日是銀行繳準時點,降準均在此三個時間點正式實施。其次,1月15日是企業集中繳稅日,且當日有3900億元MLF到期,存在約1.5萬億的流動性缺口,因而在15日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約7000億-8000億元資金。再次,1月25日臨近春節,公眾現金需求旺盛,當日降準0.5個百分點繼續釋放約7000億-8000億元資金。
三湘銀行資深研究員譚松珩分析,降準分兩次實施表明央行仍有利率底線思維。當前短端利率接近8月的低點,盡管目前經濟存在下行壓力,但央行還是不會讓流動性過于充裕,使得利率過低。第一次降準50基點可以釋放一定資金,在動態保持短端資金充裕的情況下,不會沖擊利率底線。第二次降準50基點后是用于對沖春節之后資金面緊張的態勢。
并非大水漫灌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降準仍屬于定向調控,并非大水漫灌。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宏觀經濟與政策主管周景彤認為,本次降準的目的就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流動性偏緊、利率居高不下和融資難等背景下,穩增長的重要措施。
明明表示,降準置換MLF具有明顯定向性,大型銀行是主要置換對象,結合普惠金融定向降準動態考核標準調整后主要的大型銀行可能都順利達到第二檔,仍然體現出本次降準操作向小微企業傾斜。
長江證券首席宏觀債券研究員趙偉表示,“這次降準和2018年的操作類似,都置換了MLF。降準1個百分點大概釋放1.5萬億元,但是一季度MLF到期有1.44萬億元,降準后MLF到期不續作,用更便宜的錢替換比較貴的錢,定向引導資金流向實體、降低實體融資成本。”
“未來在穩健貨幣政策框架下,央行可能進一步提升組合型政策工具對于市場的傳導效率,從流量、流向以及期限等多個維度有效進行‘滴灌’,防止‘大水漫灌’。”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稱。
本文來源自中證報,記者彭揚、趙白執南,原標題《全面降準!今年仍有較大空間》。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