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膠、棉花和玉米期權本月28日掛牌交易
發布時間:
2019-01-08 09:18
國內商品期權將迎來大擴容。1月4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證監會已于近日批準上期所開展天然橡膠期權交易,批準鄭商所開展棉花期權交易,批準大商所開展玉米期權交易。天然橡膠、棉花和玉米期權合約正式掛牌交易時間為2019年1月28日。
高莉表示,天然橡膠、棉花和玉米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品種,相關期貨合約自上市以來,市場運行總體平穩,產業客戶參與廣泛,功能發揮較為顯著。近年來,天然橡膠、棉花和玉米現貨價格波動頻繁,上市相關期權品種,可有效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和精細化風險管理需求,進一步降低套保成本;同時,有助于降低“保險+期貨”試點中農戶保費支出,更好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戰略。
在此之前,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已分別就天然橡膠、棉花、玉米期權合約公開征求意見。
天膠期權推出恰逢其時。有行業專家表示,在當前期貨市場發展的新局面下,上市天然橡膠期權不但可以滿足橡膠種植農戶、橡膠產業企業的風險管理需求,還將豐富我國期貨市場天然橡膠產品系列,進一步擴大天然橡膠期貨市場規模,促使天然橡膠期貨市場發現更真實的價格。
從國內市場看,一方面天然橡膠價格波動較為劇烈,在上市農產品期貨品種中具有較高的波動水平,產業企業對于風險管理的需求巨大而迫切;另一方面,天然橡膠的主產區在云南、海南兩省,屬于貧困縣集中的地區,推出天然橡膠期權將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險+期貨”已連續3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項目試點不斷推出,為橡膠種植農戶提供了一個管理價格風險的有效手段,天然橡膠期權的推出可以與期貨相結合,補齊風險轉移機制的最后一塊拼圖。
從國際市場看,天然橡膠尚無場內期權產品,天然橡膠期權的推出將成為世界范圍的一個創新,能夠提升我國天然橡膠期貨市場的國際影響力,增強大宗商品定價能力。
與此同時,推出天然橡膠期權的市場條件已成熟完備,尤其是其標的市場——天然橡膠期貨——經過20多年的發展日趨成熟。數據顯示,2018年天然橡膠期貨成交量6185萬手,成交規模穩居全球天然橡膠期貨市場第一,為天然橡膠產業套期保值提供了充裕的流動性。天然橡膠期貨與境外天然橡膠期貨價格相關性高、與現貨價格聯動性強,有效發揮了價格發現功能,已成為國內現貨市場主要的定價參考基準。
棉花期權將是鄭商所繼白糖期權后推出的第二個農產品期權品種。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近期,在鄭商所組織的棉花期權論證活動中,中紡集團、路易達孚、河南同舟棉業等企業表示,更為靈活多元的避險工具,有助于涉棉企業的穩健和精細化經營,實現棉花產業提質增效和實現高質量發展,并呼吁盡快推出棉花期權。
河南同舟棉業董事長魏剛民介紹,我國棉花市場年度為當年9月至次年8月,在當前中美貿易摩擦和新棉集中購銷期的背景下,棉農、軋花廠、貿易商及棉紡企業面臨棉花銷售或采購風險,市場各方利用棉花期權規避風險的需求較為強烈,希望鄭商所能夠盡快上市棉花期權。
市場人士表示,棉花期權上市后,一是有利于創新工具和手段,為現行補貼政策提供有益參考和補充,進一步穩定棉農種植收益。二是有利于涉棉企業風險管理。買入期權不存在資金追加風險,我國棉花產業鏈主體,尤其是中下游軋花廠、貿易商和棉紡企業,資金周轉壓力大,抗風險能力較弱,更適宜利用棉花期權管理價格風險,有利于形成“政策保農民,工具保產業鏈”的協同效果。三是有利于完善棉花“保險+期貨”試點,探索棉花“保險+期權”模式。開展棉花期權交易,可以為“保險+期貨”試點提供場內期權對沖工具,降低風險對沖成本,增強保險能力,豐富風險控制手段,減少棉農保費支出,從而提升“保險+期貨”試點運行效率。保險公司與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公司也可以直接利用棉花場內期權設計價格保險或收入保險產品,探索成本更低的“保險+期權”模式。
對于玉米期權,市場人士普遍表示,其上市有助于市場為玉米產業的中下游企業開發出個性化的風險管理產品,對沖價格波動風險,促進企業發展,提升產業客戶特別是下游玉米深加工企業的風險管理水平,推動玉米產業的優化和轉型升級。另外,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原糧品種,與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有著較強的關聯性。2018年我國玉米總產量約2.5億噸,長期以來,我國政府通過最低保護價、臨時收儲等政策支持農業生產,雖然保護了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證了糧食安全,但也使國家承受了較大的財政負擔。目前隨著收儲政策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我國需要探索一條既能保障農民收益,又不影響市場定價機制的農業支持路徑。玉米期權上市后,利用期貨和期權等工具支持農業發展的相關模式可以直接通過場內期權進行風險管理,從而大幅降低運營成本和業務成本,這有助于場外期權、“保險+期貨”模式在更廣范圍推廣。
浙江物產化工糧化部總經理助理龐沖說,通過場內期權對沖農產品價格風險已是國外市場的成功做法。政府以權利金、類似保險費的方式補貼農民,既不影響玉米市場價格形成機制,又能減輕財政補貼負擔,這對我國農業市場化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當日,大商所公布了玉米期權做市商名單,銀河德睿資本、上海海通資源、招商證券、中糧祈德豐投資、浙江南華資本、中信證券、中信建投證券、金瑞前海資本、東證潤和資本、西部證券、國泰君安風險管理公司和上海新湖瑞豐等12家公司成為大商所玉米期權的做市商。
上期所、鄭商所、大商所表示,將按照證監會統一安排部署,穩步推進上市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天然橡膠、棉花、玉米期權順利推出和平穩運行。
關鍵字:
北金期貨 / 期貨 / 網上開戶 /
相關新聞